它们跨越时间长河,见证历史变迁,
它们凝结过去,连接当下,传承未来。
河南文物之窗——文化遗产耀中原,
带您走进古建筑、古遗址、古墓葬,遍访石窟寺,
聆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人故事。
△点击音频,听有趣的广播剧
《河南文物之窗•文化遗产耀中原》,今天我们探访的是与王陵相伴的森森庙堂——芒砀山汉代礼制建筑基址。
芒砀山汉代礼制建筑基址航拍
游客:导游,这山顶上光秃秃的石台基,看着平平淡淡,能有什么门道?
导游:您可别小看这里!这处石台基是2006年考古队发现的汉代“大工程”,占地足足1055平方米!您脚下踩的,可能是汉文帝祭祀高祖的庙堂,也可能是梁王举行盛大仪式的祭坛!
游客:这为什么要建在山顶上呢?
导游:问得好!芒砀山是西汉梁国王陵的“心脏”,周围山峰葬着八代梁王。您想啊,祭祀先祖的殿堂建在主峰上,居高临下,既能镇守陵墓,又能“通天达地”。可惜后世采石破坏严重,如今只剩残垣断壁,但考古学家还是从瓦片堆里发现了西汉早期的绳纹板瓦,这可是两千年前的“建筑身份证”!
芒砀山汉代礼制建筑基址出土的铁质工具
游客:导游,这地方有没有什么神秘的传说呀?
导游:传说刘邦曾在此斩白蛇起义,后来汉文帝为纪念高祖,特命人在“龙兴之地”建庙。还有人说,梁王每逢朔望日,必带巫师登台占星,祭天时百盏铜灯齐明,照得山头如白昼!虽是真假难辨,但您看这石墙上残存的飞天雕纹,是不是像在云端起舞?
游客:难怪叫“礼制建筑”!那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当年的祭祀的痕迹吗?
导游:您瞧东墙外的三块柱础石,中间那块刻着十字柱心,当年木柱就立在这儿撑起回廊。这里升格为“国保”后,专家们加了防雷设施,还给残墙做了加固。如今虽不能复原全貌,但站在台基上远眺群山,依然能感受到汉代王侯“祭告天地”的恢弘气魄!
芒砀山汉代礼制建筑基址,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芒砀山主峰,是西汉早期罕见的石木结构高台礼制建筑。其规整的条石墙体、精妙的夯土工艺及与梁王墓群的密切关联,为揭秘汉代祭祀制度与建筑技艺提供了珍贵物证。2013年,国务院将其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《河南文物之窗·文化遗产耀中原》由河南省文物局与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联合出品,聚焦对外开放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讲述河南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,保护文化遗产,传承文化根脉。
来源: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程冰冰 谷艳敏 罗曼 马翔 罗栋巍
图片来源:商丘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
宝盈优配-宝盈优配官网-专业配资网-配资知名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